•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大学章程
  • 领导关怀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本科生教育

    专业设置

    教学成果

    一流专业

    一流课程

    教学平台

    本科质量报告

    留学生教育

    项目介绍

    招生信息

    政策法规

    继续教育

    专业设置

    学习中心

    教育培训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
  •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科研平台
  • 师资队伍
    院士简介
    拔尖人才
    高级专家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远程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服务
  • 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合作
    校地校企合作
  • 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
    文艺展厅
    校园风光
    形象宣传片
  • 公共服务
    日历校历
    常用电话
    教师邮箱
    学生邮箱
    网络支付
    网络收发
    网络认证计费系统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正版化软件平台
    OA办公
    分析测试中心
    校园WebVPN
  • 校园百事通
教
学
科
研
单
位
雅安校区
理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机电学院 食品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学院 人文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 体育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成都校区
农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草业科技学院 动物医学院 林学院 园艺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 资源学院 环境学院 经济学院 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际学院 水稻研究所 小麦研究所 玉米研究所 动物营养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
都江堰校区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商旅学院 基础教学部
管
理
服
务
部
门
党群部门
党政办公室(机关党委) 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巡察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 纪检监察室 教师工作部 学工部 研工部 武装部 工会 团委
行政部门
教务处 学生处 招生就业处 研究生院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科技管理处 乡村振兴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人事处 财务处 审计处 国际交流合作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基本建设处 基地与实验室管理处 离退休管理处 保卫处 后勤管理处 都江堰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
服务部门
图书馆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后勤服务总公司
Responsive image

ENGLISH

搜索
导航菜单
  • 首页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大学章程
  • 领导关怀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 机构设置
    教 学 科 研 单 位
    雅安校区 成都校区 都江堰校区
    管 理 服 务 部 门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服务部门
  • 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本科生教育
    专业设置 教学成果 一流专业 一流课程 教学平台 本科质量报告
    留学生教育
    项目介绍 招生信息 政策法规
    继续教育
    专业设置 学习中心 教育培训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
  •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科研平台
  • 师资队伍
    院士简介 拔尖人才 高级专家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远程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服务
  • 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合作 校地校企合作
  • 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 文艺展厅 校园风光 形象宣传片
  • 公共服务
    日历校历 常用电话 教师邮箱 学生邮箱 网络支付 网络收发 网络认证计费系统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正版化软件平台 OA办公 分析测试中心 校园WebVPN
  • 校园百事通

综合新闻

导航菜单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网
  • 热点关注
  • 要闻速递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时政·理论
  • 视频新闻
  • 师生信息

信息中心

  • 通知公告
  • 招标公告
  • 学术信息
  • 文件通览
  • 信息公开
  • 成果转化
  • 科研动态

用手机扫描上图的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上继续阅读本页面

【川农大精神新传人】程安春:初心不变烧旺炉

编者按:百年川农,风雨兼程。在百余年办校历程中,川农大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一代代川农人用奋斗积淀出了“川农大精神”。今年是"川农大精神”命名20周年,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重温川农人的奋斗史,阐释“川农大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以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传承和弘扬这一伟大精神。

-----------------------------------------------------------------------

人物简介:程安春教授,排名第一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优秀专利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30件、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1项、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1项;带领兽医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

目光炯炯,思维迅捷,沉稳大气,语气温和,程安春以独特的气场向外辐射着一股坚毅的能量。“程安春”这个名字,早在几年前因“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的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倍受关注,后又获评“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天府杰出科学家”等。

不了解他的人,羡慕于他所获取的各种荣誉和光环。熟识他的人,则被其优秀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刚正不阿的性格、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所钦慕。

90年代初,还是20多岁小伙子的程安春刚研究生毕业留校不久。因为通过研制生物制品帮助养殖企业有效控制了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和流行,他拿到了生平第一笔科研经费——500元,抵得上他好几个月的工资。那一刻,他为自己能真正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而兴奋不已,同时也让他深感科研真正的生命力在于结合生产实践。

科研:生命中的重要内容

年轻时,缺经费、无仪器等困难都难不倒他,与企业合作拉经费、自制操作台……程安春带领团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针对“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等严重危害养鸭生产的重要传染病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20多年的执着坚守,他带领团队首创了“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成为国际上第一个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疫苗;突破鸭病毒性肝炎弱毒活疫苗研发的技术瓶颈,获批为国家二类新兽药,结束了我国没有既可用于雏鸭免疫、也可用于种鸭免疫,并通过母源抗体来保护雏鸭的鸭肝炎疫苗的批文和规程产品的历史,为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这些新药在我国养鸭业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养殖收入,减少了动物产品中的药物残留、环境排放及公共卫生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团队:推崇“旺炉”规律

“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炉,即使投入一块湿毛巾进去,也会燃烧起来。”

“自己就是一个烧炉工”,把炉烧旺的理念是程安春带领兽医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有力武器。

为了把炉火烧旺,他作为团队负责人,率先垂范,常常没有节假日,亲自到养殖场采样、实验操作。这份动力的源泉,一半是他严谨的科研精神,认为“科学研究需要亲自做才能发现问题”。另一半则他对于打造良好团队风气和氛围的重视,“搭建一个让每个成员都能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团队这个平台的主人,是我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只有心情愉快,工作效率才最高”。

“把学院作为团队来经营”,在党政班子及师生共同努力下,党建思想工作与日常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和谐动医、奋进动医、幸福动医”逐渐成为学院的特色文化,“建好班子,带好团队,锻造有战斗力的师资队伍”成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1个根本任务(人才培养)和5个基本功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化)得到兼顾和平衡发展,在努力营造了开放合作互相欣赏的学术氛围、构建勤奋敬业追求卓越的荣誉体系、力推全体师生共同进步和共同实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在程安春的带动下,团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力,斩获多项荣誉。团队在聚焦“动物疫病防控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中形成了比较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方向,对严重危害我国水禽养殖生产的重要传染病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形成重大成果。部分领域研究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如近年来,全球73.5%的研究“鸭瘟”的SCI论文出自该团队。团队成员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团队研究成果转化用于我国动物养殖业的疾病预防超过100亿头(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管理:科学思维做强学院发展

作为一院之长,心系全院和兽医学学科发展是份内的事儿,但以独特的创新精神,不断推动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取得新成绩给予同事们从未料到的惊奇。

他刚上任不久,让动物医学院组建了教授委员会,全院所有教授均参与学院管理,在引进人才、科研课题申报、大型仪器的采购与分配等重大议题前,被随机抽选进入教授委员会的成员参与专题管理讨论,把全院行政管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透明化;学院召开教学质量推进会,让师生海选院级教学名师并对获选者给予每人1万元重奖;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不紧则不力、不严则无获,学院在全校预答辩前半年举行一次摸底答辩,通过对研究生的考勤、试验记录等进行“工作状态”评估,集专家组的智慧帮助指导教师和学生提前发现研究内容缺陷并有充足时间提升研究质量和毕业论文水平;大学老师既要为社会服务,更要有高于社会服务的能力去创造知识,学院成立了动物寄生虫病研究中心等11个研究中心(室),要求做深做透做强某项研究,既激励了老师凝炼科研方向,更让科研仪器设备、研究生力量向中心(室)集聚,最大限度避免资源整体紧缺和局部浪费的矛盾;仪器设备使用在很多高校是管理上的难题,学院建立的重大仪器公用实验室推行网上预约制,努力实现仪器设备的高效运转,前所未有地消除了老师们争抢仪器设备等科研资源的矛盾……

一路走来,在程安春和学院班子带领下,学院形成了“幸福动医、和谐动医、奋进动医”的学院文化,全院师生团结一心,呈现积极向上的良好的精神面貌。


雅安校区
  • 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 邮编:625014
  • 电话:0835-2882232
  • 传真:0835-2883153
成都校区
  •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 邮编:611130
  • 电话:028-86290101
  • 传真:028-82652669
都江堰校区
  • 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 邮编:611830
  • 电话:028-87133509
  • 传真:028-87133366
普通本科招生咨询电话
  • 028 - 86290999
  • 028 - 86291999

Copyright © 2020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9006192号-5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